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,中文天堂在线www,中国老太卖婬hd播放,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,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mv高清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設計資訊 > 設計名家 > 正文

王粵飛:深圳急需權威設計比賽

2006-07-15 5206 0
成長期的年輕設計師應該強調自我造就,而這種自我培養(yǎng)的最佳途徑是什么呢?決不是中國的設計教育體制改革,更不能依賴師承關系,而是導入比賽機制,建立設計比賽平臺,比賽包括了學術交流、研討機制,權威評判機制,學術批評機制。

  城市有一個大師就可以稱得上是“設計之都”

  韓湛寧(以下簡稱“韓”):我們知道,深圳是中國平面設計的策源地,并且一直是引領著中國的平面設計,而且深圳市委、市政府近來也致力于把深圳打造為“設計之都”,這對于深圳和深圳的設計來說當然是件非常好的事情。但是很多人對此有疑問,認為深圳目前連設計大師也沒有,畢竟平面設計在中國的設計僅僅二十年時間。但同時,專業(yè)界卻認為深圳至少有兩位設計大師,就是您和陳紹華,您怎么認為呢?

  王粵飛(以下簡稱“王”):所謂“設計之都”,我認為有一個大師就可以是“設計之都”了,比如香港有一個石漢瑞,他是一個來自西方的設計大師,因為他的影響,帶動了香港的設計特別是華人設計師的崛起.。

  韓:據我所知,你是AGI(國際平面設計聯(lián)盟)會員,而AGI是國際頂尖平面設計師組織,也就是國際平面設計的殿堂。也就是說,AGI會員都是國際認可的大師。

  王:AGI早年的成員對我的影響很大,一種骨子里的影響,以至去年年會上我曾鄭重地向他們致敬。加入AGI不代表什么,只是心存的幻想而已。“大師”僅是一種尊稱,更主要的界定標準,是看他的個人學術成就,他的作品對世界新的圖形、語言、視覺化革命所帶來的深遠影響。

  韓:其實對于深圳來說,我們需要有大師,我認為這不是個人崇拜,而是發(fā)現大師,讓社會了解和熟悉,這會對社會產生影響,更對專業(yè)領域產生影響,這更有利于建設“設計之都”。比如去年深圳發(fā)現了國畫大師袁機,這一事件見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,深圳人會了解到:我們深圳不是文化沙漠,而且還有非常高的成就。因為每個領域的大師就是這個領域成就的杰出代表。

  王:其實發(fā)現大師不重要,發(fā)現新人更重要。在深圳,我們一直在致力于本地區(qū)的設計推廣和教育,推動深圳的平面設計向高端上升。這也是AGI的宗旨之一。

  深圳如果缺少設計比賽平臺,“設計之都”只能是“行業(yè)大排檔”

  韓:這里所說的對本地區(qū)的設計推廣和教育作出貢獻,我想是非常重要的,從我們深圳來看,里程碑式的“平面設計在中國92展”與96展,以及去年的“深圳設計03展”,還有你們發(fā)起成立深圳平面設計師協(xié)會等就是為中國的平面設計產生巨大影響和貢獻的。我個人就是在前兩次大展的直接影響下開始從事平面設計的。

  王:過去我們舉辦展覽比賽,其中最重要的理想就是造就自己,檢驗自己,檢驗所有的設計師。是將自己的專業(yè)觀點、設計思想以及作品放到展覽中去檢視。如果說,那些展覽對中國的平面設計造成多么大的影響,還不如說對那些設計師創(chuàng)作的心路歷程所得到的鼓舞。

  韓:對,這就是一個培養(yǎng)新人的問題,我們打造“設計之都”,如果沒有新人也就無從談起。

  王:培養(yǎng)新人的問題,不是誰培養(yǎng)誰,不是誰等著別人來培養(yǎng),不是社會培養(yǎng)你的問題。

  成長期的年輕設計師應該強調自我造就,而這種自我培養(yǎng)的最佳途徑是什么呢?決不是中國的設計教育體制改革,更不能依賴師承關系,而是導入比賽機制,建立設計比賽平臺,比賽包括了學術交流、研討機制,權威評判機制,學術批評機制。日本的年輕設計師為什么新人輩出,就因為有東京ADC、TDC等等這些歷史很長、比賽機制完善、最具有權威性的設計比賽。是年輕設計師共同認可、勢必參加的比賽。我打一個比方,你看歐洲足球烽火連天,賽事不斷,所有“大師”、“大腳”在同一個場內比拼,才會有群星閃耀,年輕球星才能有機會嶄露頭腳,因此才出現球星職業(yè)制度、轉會制度、廣告、彩票等商業(yè)機制的建立。再者,設計比賽無可非議地標榜專業(yè)性、權威性立場,像紐約ADC那樣,是全球設計師最仰慕的最高門檻。絕不能像中國的許多展覽、賽事,毫無權威可言,以舉辦活動、普及大眾、攬取業(yè)績?yōu)槌霭l(fā)點,設立一大堆獎項,不能給予年輕的成長中的設計師任何學術指引。我主張設計比賽應該是純粹的學術,多項比賽的評審團給出不同的學術方向,能帶給中國設計師創(chuàng)作中諸多參照點,你能知道什么是好東西,讓設計師懂得如何調整和確立自己的發(fā)展路向,學術研討能夠解決設計學習中的困惑。深圳缺少這樣的平臺,新人不能借用這種平臺擊敗老人,老人亦沒有競技狀態(tài)激勵自己,“設計之都”只能是“行業(yè)大排檔”。我是一個極力標榜專業(yè)至上的人,希望抱有同一理念的設計師與我共同去做一件事,只要你“心存幻想”,你的努力就不會白費。

  韓: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說,對于新人的培養(yǎng),至少要有兩點,一個是要有大師級人物的影響,一個要有良好的競賽機制。

  王:對,我的觀點是大師的典范應該作用于年輕設計師的探索精神,而后者更重要。在競賽中審視自己,在競賽的反復入選和落選中周旋,設計師的進步會很快。

  韓:現在年輕的設計師,由于資訊的開放,國外的學術思想和作品大量地涌進來,那么該如何選擇和吸收,以及做為一個本土的設計師,如何在高水準的國際國內競賽中學習和前進呢?

  王:美國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著,中國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著,東西方的文化有著各自的歷史淵源,這里沒有什么文化優(yōu)劣之論。而站在時代前沿,創(chuàng)作出啟發(fā)人類未來文化形態(tài)的作品是國際觀眾的基本標準。我們中國的設計師以顯著的個人品質與國際設計師交流,是我們今天所要做的事情。

  關于深圳平面設計“學派”

  韓:由于深圳平面設計的相對集中和成績突出,有評論認為深圳平面設計是一個“學派”,您怎么認為呢?

  王:深圳平面設計得益于深圳的改革開放、城市的經濟發(fā)展,他們在良好的經濟環(huán)境和外部條件下,通過自身的努力而自然形成的群體現象,還不能稱之為“學派”。

  韓:那為什么不能叫“學派”呢?是不是您認為大家的學術思想和觀點不相同,設計風格也不相同,不能冠以“學派”來看待?

  王:“學派”應該是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思想體系,對時代及未來產生革命性的影響。而深圳不是這樣,每個平面設計師的學術思想、個人品質不盡相同,大家融合在一起創(chuàng)造了深圳的設計成就。

  現代形態(tài)的平面設計鼓勵個人化、非主流意識、百花齊放。如果用“學派”來劃分,那么生活在深圳的設計師,唯一的共識就是———設計把握未來。

  “個人品質”是平面設計師最珍貴的東西,不要隨意將它舍棄

  韓:我注意到您在談話中提到一個詞———“個人品質”,我想那應該是您所追求的品質,也就是您設計思想中比較個人的、獨特的東西,可以談談您對“個人品質”的理解嗎?

  王:一種天賦的個人智慧、天才的創(chuàng)造,一種對客體、事物不同理解所造成的與眾不同的結果,是我一直強調的東西。作為一個注重個人創(chuàng)新的平面設計師,他應該注重那些比較個人的、獨特的品質———這是現代平面設計所倡導的品質。

  韓:我在您獲得“深圳設計03展”金獎的作品———《來自西方的靈感》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“我要解決這樣一個問題:設計內容出自中國文化的顯著品質,其設計性帶有強烈的個性理解和個人修煉,沒有傳承式的屬性觀念,這種地域文化的顯著品質被個性所變形夸大,變得純粹、簡單,這就是國際觀眾所在乎的設計性。設計性是超越設計內容本身在較高層面的探索精神,西方的文化標準也許變得被動,但在圖形創(chuàng)造的認同方面可以取得溝通的進展?!蔽矣X得非常精彩,這是否可以是您學術思想的集中體現?

  王:我認為一個優(yōu)秀設計師應該具備兩種品質,第一個是傳統(tǒng)的民族文化品質,或者地域品質,我稱之為“國家品質”,這個包含與生俱來的傳統(tǒng)和你對傳統(tǒng)以及地域文化的了解;第二個即個人品質,是你個人的獨特的文化品質,是你與別的設計師的顯著區(qū)別;我所強調的個人修煉就是創(chuàng)作中個人品質的表現。這是你自己最珍貴的東西,不要隨意將它舍棄。

  王粵飛其人

  王粵飛,1979年畢業(yè)于廣州美術學院設計系。1997年創(chuàng)辦深圳王粵飛設計有限公司。深圳市文化基金藝術評審委員會委員。國際平面設計師聯(lián)盟(AGI)會員。

  作品獲得第七屆巴黎國際海報展最優(yōu)秀作品獎,入選15屆、17屆、18屆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,入選墨西哥國際海報雙年展(1996、1998),92〔平面設計在中國〕銀獎、銅獎,96〔平面設計在中國〕優(yōu)異獎,96香港設計展亞洲區(qū)優(yōu)異獎,入選1997亞太海報展,98法國足球世界杯海報競賽優(yōu)異獎,入選布爾諾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(1998、2002),入選日本富山國際海報三年展(2003),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(1999),深圳市工業(yè)設計市長杯最佳工業(yè)設計獎(1995),深圳市工業(yè)設計市長杯海報設計獎(2002),深圳市工業(yè)設計市長杯包裝設計獎(2002),寧波國際海報展(2002)。03'深圳設計展金獎、評審獎(2003)。

  擔任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評委(2004),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(2003),中國美術學院白金創(chuàng)意平面設計學生作品大賽評委(2002),《蘇州印象》城市品牌廣告展評委(2002),北京申奧形象設計委員會委員及會徽評審委員會評委(2000),澳門設計雙年展評委(1997)。

  【相關文本】

  純粹視覺圖形的頂峰

  是至高無上

  ◎王粵飛

  現代形態(tài)的平面設計,它應該研究什么?關心什么?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。

  我們常提到“視覺傳達”,在我看來,它存在兩種目地性的審美形式:將符合個人意念的意圖、內容、情節(jié),符合主觀對客體認識的自然規(guī)律所達成的視覺元素,沿著邏輯性、社會性、敘述性的視覺運動方向,構建出特定的符號、圖像等一切表象形式,喚起視眾的心靈感應。

  第二種形式,有著內涵到外延絕然不同的結局:作品強調以形式作實驗,擱置感情,舍棄客觀事物的再表現,從非自然的形式關系著眼,將自然抽象于一定形式關系,探索純粹的圖形構成,追尋自我的感覺性、獨立性、惟一性,構建顯著個人品質為核心的嶄新形式,傳達內心情緒,使觀眾得到全新的心理、生理效應。前者重視研究人文關系、道德觀念,以完成人與自然和環(huán)境的事實尊重為基本立場,忽視了“形態(tài)與色彩本身已足夠傳達感情效應”的內在價值,而迷失于作品本身的合理空間、時間的趣味性表達。人們往往將那些讀不懂的強調感覺性的思維方式,歸咎于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尋探缺失。事實上,許多國際作品并沒有包含文化輸出傾向,我們只要領略一番俄國構成主義、荷蘭風格派、歐普藝術的藝術精神,就能感受到整個20世紀藝術與設計的巨大投影,也就不難發(fā)現Tomato作品的基本觀念。

  簡略一下兩種“視覺傳達”的設計性質。前者———現實性后者———未來性(啟發(fā)性)

  Graphic一詞,應以研究“純粹視覺圖形的頂峰是至高無上的”為追求。這似乎是上個世紀20年代馬列維奇的格言與今天相重疊,但他不朽的精神,仍是我今天奉行的。中國的現代平面設計歷史很短,沒有這主義、那學派的發(fā)展文脈,不幸的是,我們只能憑著個人悟性,自己呼吸著創(chuàng)造的新鮮空氣。中國設計師與國際觀眾交流的首要任務,決不是社會性、民族性,更不是文化,而是始終帶著顯著個人品質的探索精神。只有這樣,才能從西方評判標準的重力下解救出來。

  【相關資料】

  為什么是AGI?

  為什么是陳紹華、王粵飛?

  國際平面設計聯(lián)盟,原文為AllianceGraphigueInternationale,簡稱AGI。AGI創(chuàng)建于1951年的法國巴黎,首任主席是法國的Carlu。它集中了全世界最優(yōu)秀的和最有影響的著名設計師,領導著現代平面設計的潮流,是國際平面設計界的殿堂級組織,在國際上享有最崇高的聲譽。

  在法國,文化被認為是最優(yōu)先的,設計師與畫家、雕塑家一起享有聲譽和得到社會的承認。因此,巴黎自然成為AGI的基地。

  AGI自1951年建立起,每年輪流在世界各地舉行年會,進行認真和富有成果的學術探討,舉辦會員作品展覽,培訓有才干的平面設計大學生和青年設計師,并用平面設計的方法幫助世界各國的企業(yè)、公司和它們的跨國組織的發(fā)展。1969年,AGI總部從巴黎移至瑞士的蘇黎世。目前,AGI除擁有上述國家外,還有德國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、捷克、丹麥、芬蘭、伊朗、以色列、日本、墨西哥、荷蘭、挪威、波蘭、西班牙、瑞典、韓國和中國等國家的大約280名會員。

  2004年的AGI年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行。來自中國的AGI會員共有五位,他們是余秉楠(1992年)、王序、陳紹華(2000年)、王粵飛(2002年)、宋協(xié)偉(2003年),其中陳紹華、王粵飛來自中國深圳。

  AGI每年接納極少數的新會員,由AGI委員會11名成員組成的學術評審團在全球被推薦的設計師中選出。


45
評論區(qū)(0)
正在加載評論...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