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歲月長河的悠悠流淌中,2022 年 5 月 15 日,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,深深地鑲嵌在我的記憶深處。那一日,我與戰(zhàn)友攜手相約攀登泰山,開啟了一段豪情滿懷且充滿詩意的征程。
自幼,我癡迷于中國畫,懷揣著游歷祖國大好河山寫生作畫的夢想,幾十年間,足跡幾乎遍布大半個中國。在眾多名山大川中,泰山的印象最為刻骨銘心。它仿若一位古老而莊重的巨人,靜默地屹立于天地之間,承載著悠悠歲月的滄桑和深厚凝重的歷史。當我們雙腳踏上泰山的土地,一種莊嚴肅穆之感瞬間從心底升騰而起。戰(zhàn)友間的情誼,恰似泰山的磐石,堅定不移。
一路上,我們彼此扶持,每一步都充滿了力量。當我因山路崎嶇而腳步不穩(wěn)時,戰(zhàn)友會迅速伸出有力的手臂,緊緊地扶住我,那關(guān)切的眼神仿佛在說:“別怕,有我在?!碑斔w力不支,氣喘吁吁時,我會放慢腳步,陪在他身旁,為他加油鼓勁。我們的笑聲在山間回蕩,驅(qū)散了攀登的疲憊。
“泰山不讓土壤,土壤不讓泰山。”杜甫的這句詩,宛如一盞璀璨明燈,照亮了我對泰山的深刻理解。泰山的偉大,源于它的包容與寬厚。它從不嫌棄任何一粒細微的土壤,而土壤也心甘情愿地匯聚于泰山腳下,共同鑄就這雄偉壯麗的景觀。這種相互依存、相互尊重的關(guān)系,不正是世間萬物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嗎!泰山的歷史源遠流長,其間諸多動人的典故流傳至今。據(jù)說盤古誕生于天地之間,他每日與天地共同生長。歷經(jīng)漫長歲月,天變得極高,地變得極厚,盤古也長得極為高大。他呼吸之氣幻化成了風,聲音化作了雷鳴,眼睛眨動時的藍光成為了閃電,心情愉悅時天空艷陽高照、晴和宜人,生氣時則陰雨連綿。后來盤古衰老離世,他的頭部化作了東岳,也就是泰山。正因如此,泰山被尊奉為至高無上的“天下第一山”,榮居五岳之首。
站在泰山腳下,抬頭仰望,陸游“登高必自卑,視下必自強”的感慨在心中涌起。面對如此巍峨高聳的山巒,我們需懷揣謙卑之心,一步一個腳印地奮力攀登。每邁出一步所歷經(jīng)的艱辛,皆是對自我的嚴峻挑戰(zhàn);每一次的喘息,都是對意志的深度磨煉。而當我們回首俯瞰走過的路途,那些曾經(jīng)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,已然被我們穩(wěn)穩(wěn)地踩在腳下。此刻,心中的自豪感噴薄而出,激勵著我們繼續(xù)奮勇向前。
聽著戰(zhàn)友講述“有眼不識泰山”的典故,我邊聽邊行,竟覺爬山的疲憊也減輕了許多。相傳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木匠鼻祖魯班有兩件稱手的工具,一件是鋒利的斧子,另一件是墨斗的墨線。魯班收了六個徒弟,他將斧子交予大徒弟趙巧保管,而把墨斗交給了六徒弟泰山。趙巧因師傅未將兩件寶貝都交給他而心懷不滿,企圖趕走泰山。有一次,魯班讓泰山回去取水,泰山途中向一位老藝人請教竹子技藝,以致忘記了時間。趙巧趁機倒掉泰山取來的水,還在水罐里撒了泡尿,隨后騙泰山說師傅發(fā)火了。魯班用這水竟化不開墨,一怒之下將泰山逐出“班門”。后來魯班與妹妹魯妹打賭修亭子,魯妹在泰山的協(xié)助下獲勝。魯班這才知曉自己錯怪了泰山,不禁發(fā)出“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”的感慨。連魯班圣人都如此謙卑,我們這些凡夫俗子,又何嘗不應摒棄那種自傲的心態(tài)呢。
登山途中,偶遇一場細雨。“泰山一行雨,萬象皆更新?!崩畎椎脑娋湓谀X海中悠然浮現(xiàn)。雨水洗凈了塵埃,讓泰山的草木愈發(fā)翠綠欲滴,山石也顯得更加嶙峋多姿。山間云霧繚繞,仿佛給泰山披上了一層神秘朦朧的面紗。此刻的泰山,恰似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卷。那如夢如幻的朦朧之美,令人心醉神迷,仿若置身于仙境之中。
戰(zhàn)友細心地為我撐起雨傘,生怕我被雨水淋濕。他自己的半邊身子卻暴露在雨中,我趕忙將傘往他那邊推,兩人就在這小小的雨傘下,相互推讓,彼此的關(guān)懷在這細微的舉動中展露無遺。我們逐漸沉醉于泰山的壯麗景致之中。山巒起伏跌宕,云霧飄渺繚繞,宛如一幅雄渾壯闊的山水畫卷在眼前鋪展。路旁的松柏傲然挺立,似乎在低聲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變遷。
我們談笑風生,不知不覺間,終于登上了泰山之巔。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的豪邁之情瞬間溢滿心間。司馬遷的這句名言,在這一刻有了最為真切的體會。俯瞰大地,山川湖泊盡收眼底,世間萬物變得如此渺小。在這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,個人的煩惱與憂愁顯得那般微不足道。心中的視野剎那間開闊無比,仿佛能夠包容世間的一切?!疤煜旅?,泰山為首?!瘪T夢龍的贊譽絕非過譽。泰山的雄偉與壯麗,使其在中國的眾多名山中獨領(lǐng)風騷。遠處的山巒在云霧中若隱若現(xiàn),宛如仙境一般。此時,我沉醉于泰山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。坐下來寫生大自然,心中萬千溝壑一揮而就。山間的清風輕柔拂面,帶來縷縷清爽。陽光透過云層傾灑而下,給山峰蒙上了一層璀璨的金色光輝。那懸崖峭壁、奇松怪石,無不讓人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它不單單是一座山,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,承載著數(shù)之不盡的歷史與文化?;叵肫鸢拙右?/span>“泰山之高,不可攀也;其下之廣,不可度也?!钡拿枋?,內(nèi)心對泰山的敬畏之情愈發(fā)深沉厚重。它的高度令人望而卻步,它的廣闊難以丈量。然而,正是這種難以征服的磅礴氣勢,吸引著無數(shù)的人前來挑戰(zhàn),前來敬仰。
我們路過一個售賣泰山石的攤位。那些石頭形態(tài)各異,紋理獨特,散發(fā)著神秘迷人的魅力。其中有一塊石頭,格外引人注目。它圓潤光滑,上面的紋理猶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畫,戰(zhàn)友一眼就相中了,執(zhí)意要花一千元買下來送給我。我趕忙阻攔,堅決不肯接受,只因深知他家的條件并非優(yōu)越,實在不好意思收下他這份貴重的心意。戰(zhàn)友卻堅定地表示:“咱們這么多年的情誼,這塊石頭就當是個紀念。何況你送我的畫也是名家之作,價值何止千金?!眱扇讼嘁曇恍Γ瑤捉?jīng)推讓,我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地收下了。
在泰山的懷抱之中,我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,也體悟到了人類的渺小與脆弱。“登高必自卑,視下必自強?!闭驹谏綆p,我深刻領(lǐng)會到了這句話的真諦。面對泰山的雄偉,我們應當保持謙遜;面對泰山的雄偉,我們需保持謙虛;而俯瞰山下的萬物,又激勵著我們要不斷自強奮進。它教會了我們謙遜處世,讓我們明白在浩瀚宇宙中,我們只是匆匆過客。但與此同時,它也鼓舞著我們勇敢地追逐夢想,持續(xù)超越自我。
與戰(zhàn)友并肩而立,凝視著眼前的壯麗景色,心中滿是感慨萬千。我們曾在軍旅生涯中并肩作戰(zhàn),槍林彈雨中相互依靠,如今又一同征服泰山。這份情誼,如同泰山一般堅如磐石,毫不動搖。
泰山之行,不只是對身體的挑戰(zhàn),更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。它讓我對人生有了更為深邃的思考,對未來懷揣了更多的憧憬與期待。我將帶著這份感悟與力量,繼續(xù)闊步前行,勇敢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(zhàn),去描繪更加絢爛多彩的人生畫卷。
臨走時,戰(zhàn)友全家為我送行,聚餐時氣氛歡快愉悅。趁著酒意正濃的戰(zhàn)友未曾留意,我悄悄給戰(zhàn)友的孩子書簽并塞了兩千元,期望能為她的成長貢獻一份綿薄之力。戰(zhàn)友發(fā)現(xiàn)后,感動地握住我的手,久久沒有松開。因為我深知,這份戰(zhàn)友間的情誼,如同泰山一樣,堅定不移,歷久彌新。
此次泰山之行,將化作我人生中一段至美至善的回憶。它讓我領(lǐng)略了泰山的雄偉與壯麗,感受到了戰(zhàn)友的深情厚誼,也讓我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與理解。泰山,我心靈的朝圣之所,我將永遠銘記這次意義非凡的旅程。
泰山,你永遠屹立在我的心中,成為我生命中最為璀璨耀眼的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