爛漫紅葉照兵心
來源:作者:趙福海時間:2012-10-15熱度:0次
爛漫紅葉照兵心
——記欒川縣秋扒鄉(xiāng)武裝部民兵組織先進事跡
“一、一、一二一!一、一、一二一!”
在爛漫紅葉的八百里伏牛山南麓的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秋扒鄉(xiāng)區(qū)域里,那山路上,那叢林間,那田野里,活躍著一支身穿迷彩服的民兵組織。他們在鏗鏘有力的號子聲中,邁著矯健的步伐,維護著一方老百姓的平安祥和生活,打造著一方老百姓的富裕幸福生活。這就是秋扒鄉(xiāng)武裝部,多年來精心營造起來的一支地方人民武裝組織——秋扒鄉(xiāng)民兵組織。他們無論是在搶險救災的第一線,還是在護林防火的大山中;他們無論是在新農村建設的前沿陣地,還是在維護一方平安的巡羅線上,都有他們的勃勃英姿,在關鍵時刻拉得出、用得上、能湊效、顯神威。
黨管武裝秣馬厲兵
2008年4月,一個與兵有著濃郁情感的退伍老兵——常紅偉,經縣武裝部和組織部門考核,成了秋扒鄉(xiāng)人民武裝部的部長,再次鏈接上了他喜愛的兵緣。
常紅偉部長,本科文化,中共黨員。1983年10月,他懷著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無比崇敬,到河北省保定市某炮兵部隊服兵役。在部隊上,他刻苦訓煉,勤奮學習各種軍事技能,很快成了部隊上的標兵,多次受到團、營、連的嘉獎和表彰,并被提升為最年輕的班長,這使他更加努力的帶兵,更加努力的參加各種軍事技能訓煉,很快又把他所在的班帶成了團、營、連的標兵班。然而,三年的服兵役期轉眼就到了,加上遇到大裁兵,他不得不遺憾的離開了他熱愛的部隊返回本縣參加地方工作。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,在他來到秋扒鄉(xiāng)政府工作期間,由于他的工作成績突出,加上他在部隊上的突出表現,竟又成了秋扒鄉(xiāng)人民武裝部的部長。
他深知,在新的歷史時期,新的形勢下,要想把一個區(qū)域的地方民兵武裝組織,建設好帶領好,真正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平安服好務,提高自身素質,強化民兵組織建設是第一要務。因此,自從他肩負起秋扒鄉(xiāng)武裝部長職責以來,在地方黨委的強力支持下,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和組織民兵學習,學習《兵役法》,學習《國防法》,學習《武裝工作手冊》,學習有關武裝工作的現行政策和法律,學習有關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平安等方面的現行政策和法律,在治安巡邏,在抗洪搶險、在護林防火、在新農村建設等各個方面,不斷強化民兵組織建設。四年中,秋扒武裝部組織民兵抗洪搶險8次,撲滅森林火災11次,參加新農村建設26次,協(xié)助公安搞好夜間巡邏960余次,抓獲犯罪嫌疑人19人,有力地維護了一方和諧平安,是這里的民兵組織被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為“山地保護神”。連續(xù)四年被市縣評為“黨管武裝”的先進組織。
民兵是俺們的大恩人
2011年9月13日夜,凌晨2點鐘,雷鳴電閃,暴雨傾盆。層巒疊嶂的伏牛山深處——秋扒鄉(xiāng)雁坎村龍王店組,欒川縣的四大河流之一——小河的西河岸邊的低洼處,村民崔文舉、王讓兩家,此刻,小孩哭,媳婦鬧,老人吵,兩個大男人站在各自家中的房門前,望著滾滾進院的小河漫溢而來的水流,再看看滿院堆放的剛剛收回的玉米、紅薯等秋糧食和室內豪華的家具,無人搬運,淚水不由地滾落臉龐,長嘆一聲:“唉——,這是老天要毀我家園呀!”
就在這無可奈何的緊要時刻,他們房后的公路上,突然響起一陣急湊的腳步聲。轉眼,他們看見頭戴紅五星大蓋帽,身披雨衣的秋扒鄉(xiāng)武裝部部長常紅偉,氣喘吁吁,帶著六十多名身穿迷彩服的應急民兵隊伍,奔跑著來到了他們家的大門前。
“老崔、老王,不要急,不要慌,有我們呢。”常部長一邊與兩個早已經亂了方寸的大男人打招呼,一邊把民兵分成三組,一組迅速搬運崔文舉和王讓家的東西,一組迅速在河岸邊堆砌沙袋、打木樁,一組搬運沙袋、木樁、石塊。一個小時四十分鐘后,兩家的糧食、家具等全部搬運到了安全的地方,河岸邊也筑起了一道堅固的河堤。他們剛要喘息一下,洪水就像猛獸一樣撲了過來,但由于有了一道堅固的河堤,兩家的房子全部保了下來。
崔文舉和王讓看著早已經疲憊不堪成了泥人的一個個民兵同志,兩眼不由地熱淚兩行,跪在常部長面前說:“要不是您和這些民兵,俺們的家算是全完了……。您和這些民兵是俺們的大恩人呀——!”
民兵是俺們致富的火車頭
秋扒鄉(xiāng)是欒川縣城北部邊陲,全縣1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中最貧困最偏僻的小鄉(xiāng),全鄉(xiāng)9個行政村,83個村民組,2928戶,11160人。四年前,鄉(xiāng)財政財力連續(xù)多年,在300萬元以下爭扎。秋扒鄉(xiāng)武裝部為了把秋扒鄉(xiāng)的民兵隊伍真正錘煉成一支在和平年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(fā)展中,拉得出、用得上、能湊效的民兵組織,武裝部結合新形勢下,遇到的新情況,新問題,不斷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,配合鄉(xiāng)黨委政府大膽工作,創(chuàng)新性開展工作,在民兵組織中培養(yǎng)典型、樹立典型,不斷營造“火車頭”人物,是秋扒鄉(xiāng)的民兵隊伍,不斷在實戰(zhàn)中得到鍛煉,不斷在實戰(zhàn)中得到加強,同時也為一方經濟發(fā)展和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2008年,秋扒鄉(xiāng)黨委政府為了把煙葉生產,這項富群眾富財政的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支柱經濟辦好辦實,把煙葉種植規(guī)模擴大上去,秋扒鄉(xiāng)黨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優(yōu)惠政策和措施,但由于群眾思想跟不上,想不開,在煙葉生產種植過程中,工作推進舉步唯艱。要他們參加培訓不參加培訓,要他們定地塊種植不定地塊種植。在這種情況下,鄉(xiāng)武裝部及時組織民兵干部會議,逐村召開民兵動員會,充分發(fā)揮民兵先鋒帶頭作用,帶頭參加煙葉種植技術培訓,帶頭選定地塊種植煙葉,如白巖寺的退伍老兵陳新會、民兵排長支岳生,蒿坪村的退伍老兵李中立、民兵排長李保安,雁坎村的退伍老兵寧寶珠、民兵排長陸文獻等等,種植煙葉都在5畝10畝以上,各村的群眾一見民兵們都種植了,也都迅速行動起來,在有限的種植時令中,很快是全鄉(xiāng)3000畝煙葉種植任務落到了實處,為依靠煙葉生產這個主要產業(yè)富群眾富財政,開創(chuàng)了良好的局面,從而有力地培植稅源,是鄉(xiāng)財政稅收2008年增長到550萬元,2009年增長到680萬元,2010年增長到897萬元,2011年增長到1010萬元,突破千萬元大關,甩掉十多年百萬元窮鄉(xiāng)帽子。群眾種植煙葉由2008年1268畝516家,發(fā)展到3157畝1619家,人均年純收入由4680元增長到11650元。加上其他各項收入,秋扒群眾從此真正走上了富裕之路。
新農村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“三農”政策中的又一重要決策,搞好“村村通”、“組組通”、“戶戶通”道路硬化工作,是改善農村群眾出行難的重要舉措,也是改善農村群眾生活條件的具體體現。但是,秋扒鄉(xiāng)地處偏遠,經濟貧困,鄉(xiāng)、村、組集體經濟和群眾經濟都十分拮據。在鄉(xiāng)黨委政府依靠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幫助支持的情況下,動員群眾,發(fā)揮各自的力量,為家鄉(xiāng)建設做貢獻。無奈,受各種政策的局限和市場經濟的制約,每年的各村道路硬化工作,向前推進起來非常艱難。關鍵時刻,秋扒鄉(xiāng)武裝部積極組織民兵突擊隊,及時出現在各個村的道路硬化工地上,不講價錢,忍勞忍怨,頑強奮戰(zhàn),直到徹底完成任務。鄉(xiāng)、村、組的干部們,望著他們汗流浹背的身影,由衷地稱贊道:“還是咱們的鐵軍能打硬仗!”“秋扒民兵是俺們致富的火車頭!”
民兵是俺們的糧食安全有了保障
2010年7月24日,這是個噩夢般的日子,欒川縣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澇災害。全縣受災213個村,1953個村(居)民組,受災3.8萬戶15.7萬人。因災倒塌房屋5240間,形成危房約19917間;農作物受災50586畝,成災27834畝,絕收17987畝,減收糧食12588噸。災毀耕地756.14公頃,其中基本農田718.33公頃。僅秋扒鄉(xiāng)就災毀耕地11.00公頃,其中基本農田10.45公頃。糧食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。
在這緊要關頭,秋扒民兵組織在秋扒鄉(xiāng)武裝部的積極組織下,挺身而出,抗洪搶險,生產自救,以昂揚的精神狀態(tài),帶領秋扒群眾搞好生產自救重建家園工作。表現最為突出的是秋扒鄉(xiāng)政府機關民兵突擊隊隊長、國土資源所所長李學恩,雁坎村民兵排長、村支部副書記陸文獻,小河村民兵排長、村支部書記張紅波,在武裝部長常紅偉的統(tǒng)一指揮下,一方面搞生產自救重建家園,一方面與縣武裝部、財政局、國土資源局等相關單位聯(lián)系取得項目和資金支持,組織110多名民兵,沿秋扒境內小河兩岸筑河堤、造良田,經過將近兩年的苦苦奮斗,雁坎村構筑河堤600余米,新造耕地350余畝;小河村構筑河堤310余米,新造耕地180余畝。
在這山巒起伏的紅葉爛漫的季節(jié),省市驗收組給予了充分的造地工作肯定。小河村一位七十多歲的臉上布滿滄桑皺紋的老漢兒,望著長長的河堤,望著平展展的新造地,捋著花白的胡子,感慨地說:“唉——,還是咱秋扒的民兵有能耐,咱們秋扒的糧食安全終于又有保障了!”
正是因為秋扒鄉(xiāng)武裝帶領民兵干工作的熱勁兒、狠勁兒、耐勁兒,贏得了秋扒鄉(xiāng)黨委政府、村組干部群眾一致好評,常常稱贊他們是“先鋒軍”、“鐵軍”、“安全衛(wèi)士”。不僅民兵組織在各種實戰(zhàn)中得到了鍛煉,民兵建設也得到了秋扒鄉(xiāng)黨委政府、村組干部群眾全力支持。四年中,鄉(xiāng)黨委書記連續(xù)被縣武裝部評為“黨管武裝好書記”,秋扒鄉(xiāng)武裝部連續(xù)被評為“先進武裝部”和“民兵政治教育先進集體”,常部長自己2008、2009連續(xù)兩年被洛陽市軍分區(qū)評為“優(yōu)秀專武干部”,2010年被洛陽市委市政府評為“優(yōu)秀專武干部”。
(編輯:作家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