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百年老店:青島玉生池
來源:作者:于向陽時間:2013-06-28熱度:0次
在舊中國,青島有十家澡堂子開業(yè),除三新樓開業(yè)比較早:(民國元年),再就是位于平度路32號的玉生池澡堂了,玉生池澡堂開業(yè)于1924年,是由掖縣的老一代民族資本家王化南的父親投資建成開業(yè),當時是二層樓,1973年大修時候由青島飲食服務公司投資加蓋一層,成為現(xiàn)在的三層樓。
玉生池澡堂,剛開業(yè)為新新樓澡堂,后改名玉生池澡堂,它的開業(yè),是當時中山路商圈的需要,也是把洗澡的顧客按照從事的職業(yè)自動和去三新樓的顧客區(qū)分開來。當時市政機關的辦事人員,外地來青的演出人員,上級機關來青島的官差大員,都要到玉生池洗澡,在70年代,聽老職工吳家祥、王化林講述:“抗日名將傅作義在旁邊的大戲院看完演出就來過這里。當時的京劇名伶余叔巖、楊小樓、梅蘭芳、尚小云、程艷秋等演出后都在這里洗澡。這里的老板和永安大戲院的老板是老鄉(xiāng),所以,老鄉(xiāng)跟老鄉(xiāng)的買賣也沾了光,全國的名流,都知道青島有個玉生池澡堂。
玉生池澡堂由于地處青島黨政機關,商界,娛樂界的中心,因此,選擇服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也是相當嚴格的,當時服務業(yè)流行的有句話:“想吃玉生池澡堂的飯,得拿命來換!”
舊社會,玉生池澡堂也分為官座與雅座,盆浴,盆浴高檔單間,解放后稱普通與房間,玉生池還根據(jù)當時社會洗盆浴人員的增多,增設了一個服務段的8個盆浴房間,2個盆浴高檔單間,每一層樓都設有修腳,搓背,理發(fā),吹風,推拿等,還有衣服快洗,品茶等配套服務,這種豪華的設施和服務配套比保定路18號的三新樓澡堂又提高了好多。
那時在玉生池澡堂的服務員也是分等級的,有上柜,中柜,下柜。上柜主要指“售牌,算帳,會計,把頭”等,中柜指服務員和一般的接待,跑堂人員,做活的老師傅。下柜指池門挑草鞋的,做活的學徒(修腳,搓背)等,由于服務員和做活人員都沒有工資,服務員靠小費分成,當然上柜,中柜,的小費比下柜要多,但是,分成要包括店方,財務,小姐,太太都得分成,做活人員和店方訂立的合同一般是三七和二八分成,一般是店方拿大頭?,F(xiàn)在青島修腳技術最好的修腳大師弟戰(zhàn)永平就是做活把頭張慧的大弟子,在這里工作到退休的。
那時侯人們看洗澡,不僅是為了個人的清潔衛(wèi)生,還作為一種禮儀、一種社會公德,而共同遵守著,譬如遇到慶典,婚禮,接待朋友、會客等等都要先焚香洗澡以表示虔誠和尊敬,洗澡還是與朋友消遣休閑的好去處。
到澡堂子洗澡的配套服務,搓背、敲背、修腳、按摩、推拿、拔火罐、釬腳、磨砂,還與時俱進地添加去死皮、去角質等等美容護膚的服務以及其他更深入的特殊服務。
那時侯玉生池澡堂的服務水平和做活水平也是相當嚴格的,因為這里面對的是達官貴人和全國的名流,因此,在這里打工那可得每天小心翼翼,不然挨打、受罵、下崗和開除是很簡單的事情。
解放后,由于飲食服務公司對澡堂子實行統(tǒng)一價格,洗澡的價格比較便宜,再說絕大多數(shù)家庭限于居住條件都不具備洗浴條件,身上臟了,想洗個澡,只有去澡堂,那時候,相當一部分單位也都不設浴室,全市各個企業(yè)都發(fā)放福利澡票,每個月發(fā)給職工三五塊錢的洗理費,作為福利。習慣是環(huán)境養(yǎng)成的,限于條件,當時人們沒有經(jīng)常洗澡的習慣。只有公休放假,身上臟了,這才洗一回澡。當時中山路商圈有三新樓,玉生池,建新池,天德塘,但是,企業(yè)太多了,居民太多??!就是我們全青島市也只有十家澡堂,除周日和節(jié)慶前,洗澡的如下餃子,平常日卻很少。為什么?洗澡得花錢呀!雖然洗一次澡只要兩毛二,雅座也不過三毛,可那也是錢呢!每月只收入三十元左右的人們,窮慣了的人們,能省則省,能將就就將就,到澡堂子洗一次澡,雖不敢說是奢侈之舉,但絕對是一件鄭重其事的事。
女同志到澡堂子洗澡,先交錢換牌,進到里面休息廳,憑牌將衣服脫在竹筐里,然后拿上毛巾,換上拖鞋,再到浴室洗澡。
男同志到澡堂子洗澡,則分為房間與普通,盆浴等,如果洗房間,那就要買房間的牌子,每人都有床鋪,有床頭櫥,貴重物品必須交前柜售票處保管,其他的也必須對號入座。
浴室一般分為里外兩大間,外間是手盆和淋浴,里間是兩個水池子,分別灌著溫水和熱水。里面的溫度較高,霧氣蒸騰,憋得人喘不過氣來。不少人泡在池子里燙澡,有的泡得興起,時不時吼上一嗓子———“好!”“痛快,會京劇的有時也會來上兩嗓子!,記得60年代到70年代,許多京劇團的老演員每天在團里練樣板戲,到了池子里竟然吼起了盜御馬”,聲音回蕩不絕,有繞梁三日之功。
人們洗完澡,披上浴巾,可在房間或者大廳木制單人榻床上休息。休息廳出售香煙、茶水、青蘿卜,躺在那喝壺茶,吃幾片青蘿卜,或聊天或小睡,可謂是一種享受。
手頭寬裕又有閑功夫的人,有的泡澡堂子成癮,沒事就約上朋友到澡堂子泡澡,解乏解困,喝茶閑聊,一呆就是半天。象青島市十大澡堂的床位上,每天都有如此熟客,記得青島市文聯(lián)主席,曾經(jīng)和趙丹一起演電影的李石老先生是玉生池和三新樓澡堂的老客,他周一,三、五、到三新樓澡堂,二、四、六到玉生池。老人很和藹,沒有架子,每天來洗澡總是全套服務,中午在澡堂吃飯,晚上和職工一起下班。聽說:他活到九十多歲,看來,洗澡對于人的身體很有益,是利于長壽的。
我在70年代從三新樓調到玉生池工作,負責這個店的旅店部分和通訊報道工作,這里也有許多佳話和許多動人的故事。
文革中,這里有個參加過朝鮮戰(zhàn)爭的澡堂子經(jīng)理,名字叫王煥之,他竟然是當時的青島是革命委員會頭子,楊葆華的干將,那些市政府的奪權者、造反派除了造反,閑得無事便到澡堂子泡澡,那浴池的高檔房間竟然成了他們的辦公室,文革結束,那王煥之自然也靠邊站了,每天在大池子泡澡,然后在小床上睡覺,直到下班,才和我們一起離開。
這里靠近青島市人民醫(yī)院,許多老人和婦女在動手術,生孩子,出院都要到這里洗澡,于是,也出現(xiàn)了許多好人好事和雷鋒式的人物,我的通訊報道表揚服務員的稿件也是經(jīng)常見報。記得有一次臨近春節(jié),接到一個部隊首長的電話:他們有一個連隊的戰(zhàn)士約一百多人要來洗澡,問能安排嗎?我和他們約好在早晨7點半上班前來洗,避免和百姓發(fā)生沖突,擁擠。他們如約前來,我們也圓滿的完成了接待人物,這個新聞被當作我們的擁軍行動刊登在青島日報,在哪個年代,上報紙是非常光榮的事情,因為它牽扯到升職和漲工資。
玉生池澡堂和消防隊是鄰居,在哪個年代,消防隊經(jīng)常執(zhí)行任務和訓練,來的比較晚。影響我們的服務員下班,但是,那里的許多服務員總是耐心地等待,熱情地服務,遞上熱毛巾,送上一杯熱茶,那時服務員的工資僅僅是34元5角,竟然沒有任何怨言。
玉生池澡堂是青島市第一家開桑那浴的澡堂,在八十年代,玉生池澡堂就在二樓開設了桑那浴,那高檔的服務,昂貴的價格在青島市拉開了序幕。后來,雙星鞋廠轉廠址后,在四川路也開設了一家桑那浴。進入90年代,桑那浴開始在青島普及了。
三新樓澡堂拆遷后的新樓合并到玉生池后,玉生池把三新樓澡堂全部變?yōu)楦邫n桑那浴,隨著時間的推移,現(xiàn)在那高檔桑那浴也停辦了,成了戀歌房夜總會,兩個百年老店現(xiàn)在全部消失,那店堂已經(jīng)被轉讓給個人,由個人買斷經(jīng)營了! (編輯:作家網(wǎng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