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來讓人笑話,我十二歲之前,沒出過遠門,對遠方的概念模糊不清。
遠方,究竟有多么遠?我曾經(jīng)憧憬過,也是少年的夢。小時候,我站在院子里,只能看到我家坐北向南的房子,院子里栽種的兩三棵榆樹,圈養(yǎng)的家畜、家禽等。等爬上榆樹夠榆錢時,我就看到了前后左右許多家的屋頂或院子,淡藍的炊煙籠罩其上,有一種和諧而寧靜的感覺。跑到野外去挖野菜時,見識了山的巍峨,野之空曠。等到正月天隨大人們串親戚,知道有另外一個更大的村子,和我們村不一樣;然后讀書了,從書中瞭望到更多的山水、人物、村落和其他的事物,他們都在遠方,既清晰又模糊。
鄉(xiāng)村淳樸的生活根本留不住少年向往遠方的心。離開家鄉(xiāng)!越遠越好!我的心里在吶喊。終于我走上從軍的路,第一見到火車,并乘坐它離開家鄉(xiāng),來到自己覺得好遠好遠的大海邊。直到這時,才對遠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,特別是持槍在海邊巡邏時,遙望藍天,目送大海,遠方遼闊,更讓我感知遠方的誘惑,體察自身的渺小。
或許是因為旅游的緣故,或許是因為信息傳媒的緣故,這些年,我對于遠方的好奇心漸漸變淡。各地的自然景物或風土人情自然不同,但是發(fā)生在人和自然之間的故事,卻是大同小異的。每當我在列車上看到窗外一閃而過的鄉(xiāng)村,田野,山巒,每當我漫步城市的街頭,大大小小的樓房,街上的男男女女,我就想,這不都一樣嗎?我心中的遠方還有什么?
現(xiàn)在,網(wǎng)絡極其先進、發(fā)達和快捷。如果要了解某個城市,可以隨時打開網(wǎng)絡,去瀏覽關(guān)于這個城市的資料和圖片,然后再找這個城市的作家作品,在作品中了解這個地域的人物和風俗。這真是個一舉數(shù)得的好方法,既免去了腳力之苦,金錢的浪費,又深諳某地的神韻,領略了遠方的風景……
當我這樣自說自圓的時候,我的心里有一個小小的聲音在反駁著我,如果你有足夠的錢,坐上專機,愛飛到哪就飛到哪,愛停留多長就停留多長,你還怕今年住法國明年住美國后年周游全世界嗎?
事實上,自己對遠方的淡漠并非認識深刻,而是囊中羞澀。記得三毛曾經(jīng)說過,金錢的背后自有它高貴的意義所在。的確,如果我也有足夠的金錢,我會把少年憧憬遠方的夢,變?yōu)榫唧w行動,而這,必須靠一種淘金的熱情和能力。于是,我理解了為什么現(xiàn)在的那么多人,遠離親人,長途跋涉,甚至遠渡重洋……看來,遠方的誘惑遠不止是我理解的意義。
是啊,遠方以它清晰而又模糊的姿態(tài)向所有期待它的人頻頻揮手,因為那里充滿了未知的新鮮的蠱惑與魅力。而于我,現(xiàn)在只能用心去丈量……